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升檢察人員法學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11月3日,江西省人民檢察院邀請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名譽院長、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樊崇義教授,作“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與輕罪治理的理論和實踐”專題講座。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丁順生主持講座。
樊崇義教授長期致力于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以及司法制度研究,多次參與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制訂和修改,為我國司法改革作出了重要貢獻,累計出版專著和教材50余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是我國著名的訴訟法學專家和全國最具有影響的百名法學家之一。
樊崇義教授從“我國刑事犯罪生態的變化與輕罪治理、從司法現代化的視角看我國的輕罪治理、輕罪治理的基本訴訟原理、當前中國式輕罪治理現代化的程序供給的現實問題”等四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國當前犯罪結構總體特征和輕罪治理制度機制,系統闡釋了司法現代化、輕罪治理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既有思想高度、理論深度,又具有鮮明的實踐維度。
丁順生指出,研究和探索輕罪治理體系是在刑事司法領域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司法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當前,黨的檢察事業欣逢最好發展時期,檢察機關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必須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積極適應犯罪治理形勢變化,依法能動履行檢察職能,以更優更實的檢察業績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
丁順生強調,要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學細悟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夯實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根基,積極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檢察力量。要更新司法理念。樹立治罪與治理并重、共建共治共享等理念,準確把握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實現司法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有機統一。要堅持“依法”“規范”。準確把握入罪標準,保證認罪認罰的自愿性真實性、量刑建議的合法性恰當性,嚴格按照適用范圍、標準和程序執行,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
丁順生要求,要深化訴源治理。充分發揮司法救助、檢察聽證、檢察建議等制度機制作用,既幫助當事人解決實際困難,又通過辦理個案,促進解決共性問題。聯合相關部門協同發力,加強釋法說理,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省檢察院領導、檢委會專職委員、其他省管干部和機關全體檢察人員在省檢察院主會場參加。各派出院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在分會場同步收聽收看。